河流:轉換中的生存之道 / 亞洲當代藝術連線

日期:2015/07/01 - 2015/08/31
地點:駁二藝術特區 蓬萊區 B3、B4倉庫
時間:週一至週四 12:00~17:00;週五至週日 12:00~19:00

主辦單位 | 阿斯匹靈計畫工作室 
合作主辦單位 |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駁二藝術特區)、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
主要贊助單位 |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春之文化基金會

策展人 | 吳尚霖 Shang-Lin Wu
協同策展人  | 尹翊 Yun Ik

藝術家 Artists :
張雅萍 Ya-Ping Chang | 陳建榮 Chien-Jung Chen | 陳依純 I-Chun Chen | 陳伯義 Po-I Chen|鄭真敬 Jinkyung Chong | 朱柏瑾 Po-Ching Chu | 許家維 Chia-Wei Hsu | 黃博志 Po-Chih Huang|黃文琳 Wen-Lin Huang | 鄭光熙 Gwanghee Jeong | Jiandyin (Pornpilai and Jiradej Meemalai)|In associate with:Cake Fullmoon and No T-king (Sarinya Jittichai and Saran Triking) | 晉始瑩 Siyon Jin|金佳宜 Jayi Kim | 木村崇人 Takahito Kimura | 丹羽良德 Yoshinori Niwa | 朴貞勇 Jeongyong Park|金美善 Ryu Eun | 徐永奇 Younggi Seo | 黨若洪 Jo-Hung Tang | 關諾菈・瓦更 Gwenola Wagon|希勒維・溫克勒 / 史蒂芬・柯柏 爾 Sylvia Winkler / Stephan Koeperl | 吳政璋 Cheng-Chang Wu|李受徑 Sookyung Yee | 尹洙竫 Soojung Yoon | 吉原悠博 Yukihiro Yoshihara

展覽概要 About the Exhibition:
「水」是地球上之生命賴以存活的重要元素,它無所不在地以各種形態與樣貌呈現於我們生活的周遭。「水」於地球上的循環機制,從漂浮在空氣當中的氣體隨著溫度及氣候之改變以「雨」的形式降落在地表之後便滲透至土壤當中。 當地底的水受到地形及地勢的影響於是成為地表上所見的河川與溪流。「河川」的流動將其流域中的物質及生物甚至是人類的社群串聯並一路向下匯聚到海中,進而透過海向世界各地匯聚。「河」樹狀般的支脈好比擬人們體內的血管,血管中的血液循環代謝體內的養分,讓身體保持健康與運轉。「河流」與城市文明的起源息息相關,見證了人類生活從遊牧的狀態轉變成農業。而工業革命之後的城市更必須依附在河流的周遭,仰賴河流及海洋運送「工廠」所生產出的產品,並將工業廢水傾倒於河川與大海中。「河流 – 轉換中的生存之道 / 亞洲當代藝術連線」,從台灣出發關注亞洲各區域社會與城市因應氣候變遷與城市發展之生存方式。以四個主題「河流的故事」、「水的隱喻」、環境與城市」、「遷移、從地方到地方」,邀請來自台灣、日本、韓國、泰國、德國及法國等國家的藝術家與團隊,以駐地創作分享、展演、講座等方式關注「亞洲」各區域之現狀。 

**河流計畫 Rivers Project : 2015 - 2016『 河流 - 轉換中的生存之道,亞洲當代藝術連線 』,由阿斯匹靈計畫工作室、駁二藝術特區及光州市立美術館合作主辦,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策展專案指導贊助。

Scroll